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榜样 >> 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见习生见习总结(一)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31 阅读次数:

青春里镌刻你的印记

作者:赵勃

见习单位:省科技厅办公室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弹指挥间,为期一月的寒假省政府见习已接近尾声。在省科学技术厅度过这四周令人难忘的时光,与老师相处从拘谨到自如,同伙伴交流从陌生到熟识,如今到了说再见的时候,目光却似乎能透过时空,一个月前的那个下午,带着憧憬和喜悦,我们走进了政府,开启了属于我们青春的新篇章。

朝八晚五的工作制度,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事必躬亲的工作理念,或许就是这个地方的魅力所在。进入单位的第一天,单位人事处的老师把我分配到办公室,我有一丝欣喜,因为在学习参加的学生组织大多以文案为主,接触的多了自然希望自己也能在这发光发热。

在办公室的一个月时间,秉承“多学,多看,多问”的理念,对政府及办公室的性质与智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对政府办公机制的空白到现在能进行基础的办公文稿处理,学到很多,也有几点认识:

一、勤于学,办公室是汲取新知的沃土。

办公室作为单位沟通内外、联系上下、协调左右的重要窗口,是各种方针政策、文件材料的发源地、集散地,是汲取新思想、新理论的沃土。为让自己尽快适应机关工作环境,熟悉工作内容,自己在工作空闲之余大量阅读各类文件材料和报纸书籍,每天坚持一小时左右的阅读时间,重点学习和了解中央、省、市、区出台的一些大政科技方针和发生的时事要闻。起初,自己对一些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是敬而远之,但要做好文字工作的前提必须得拥有较高理论水平,一遍功夫一份巧,一份磨练一分才,自己先是硬着头皮去吸收和消化这些生涩枯燥的理论,但坚持一段时间下来,自己发现这不仅对正确把握机关的最新工作动态和工作方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在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为自己接下来从事更高层次的文字工作奠定了基石。

二、乐于干,办公室是锤炼意志的熔炉。

干事需要动力,更需要恒久的意志力,而办公室的工作对此要求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能否做好办公室的工作,不仅是考验一个人的真才实学,更是考验一个人是否拥有坚强的意志力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且事无俱细,小到日常的迎来送往、端茶倒水、卫生保洁,大到为领导出谋划策、沟通协调、办文办会等等,可见,要做好办公室工作是对办公室人员能力水平和个人意志的双重考验,二者缺一不可。在自己进入到办公室之前,就曾暗下决心在工作中坚决不能抱有因事小而不为的消极堕落心态,自己长期坚持做到在工作周内八点到单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工作区域范围内整理干净,积极为工作人员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自己认真做到热情对待每一件事情,回复每一个来电,积极树立科技厅办公室对外的良好形象;及时、准确地上传下达各类消息,决不因信息地误传、慢传而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态度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卓越,每天周而复始做着简而不易的办公室服务工作,长时间下来,自己就是把这些常被别人视为懒得做、不愿做、不屑做的琐碎工作坚持做好、做到位,不说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多大的提高,但可以肯定一点的是自己的意志力变得更加的坚强和坚定,而自己则认为顽强的意志力要胜过任何以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手段而获得的成功更加重要。

三、躬于行,办公室是增长才干的天地;

通过这次的见习让我真正领悟何为“纸上得来终觉浅,唯觉此事要躬行”的深刻道理。自己在大学期间通过学生活动学习了一些文秘知识,对办公室的“办文、办会、办事”三大核心有过理解。然而,现实工作中自己却发现自己掌握的还远远不够,想要恰到好处地处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诸如在各种公文写作中,存在书生味太重、思想空洞等诸多问题,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适应,自己也能将大部分知识转化为现实工作中的“实际效益”,从而能更好地将工作顺利开展。

说完了工作中的收获,却说不尽自己的感悟。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在这里我度过了充实的四周,了解了这个集体的魅力,感受到了政府老师领导的平易近人,收获了不一样的友谊。四周,虽然过得很快,但我们成长的道路仍要继续走下去,正如省办公厅老师所言,无畏困难,惟知跃进,惟知雄飞,纳于大麓,虽裂风雷雨不迷,有志做社会栋梁之材,望与各位同勉,做有识之士。